不管是上市公司還是一般的企業(yè),在經營的過程中都會遇到一件事情,那就是股權凍結。 股權凍結是什么意思? 股權并不是無緣無故就會被凍結的,他需要達到特定的條件才會被觸發(fā)。一般在下述四種情況下股權才會被凍結: 1、公司或是股東將自己持有的股權做抵押。 2、企業(yè)申請破產。 3、股權有爭議。 4、在債務官司中,由于其他的資產不足以償還債務,只能以部分股權償還。 從上述的情況中我們結合股票投資入門知識就可以了解到,其中的三項并不可怕。最可怕的是第二項,因為企業(yè)申請破產的話,持有這家公司的股份也沒有多大的用處了,除非有人會接手。但誰也不是傻瓜,企業(yè)申請破產,自然是因為經營不善,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已經沒有什么價值了。而如果想要讓其他人接手,就必須讓別人看到它的價值,這樣在別人接受后,才有可能讓股權解凍。至于其他的,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將這些問題處理好,那么股權自然也就能被解凍了。 股權凍結的注意事項: 1.若約定限售期內辦理股權交割使受讓方取得股東資格,則存在合同無效的風險。 如轉讓方在限售期內將股份轉讓予受讓方,且協(xié)議約定,協(xié)議生效后,受讓方即成為公司正式股東,享有股權權利及義務。 2. 標的股權被質押。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(guī)定,除經出質人與質權人協(xié)商同意外,股權出質后不得轉讓。 股權凍結之后,并不影響其轉讓以及增資的行為,但是由于信譽受到一定的影響,對于企業(yè)的影響還是不怎么好的。至少在增資的時候,困難會更多一點。而且被凍結的股權,如果投資者想要轉讓的話,是可以轉出去的,只是價錢就不如投資者所愿了。特別是當企業(yè)申請破產之后,這個時候想要轉讓手中的股權可謂是難上加難了。 雖說凍結的是公司的資產,并不是投資者自己的。但是由于股權凍結也讓投資者遭受了一定的損失,因此投資者一定要認清其中的風險。 |